“造·鱼——宋振英、胡志峰作品展”在郑州文化馆隆重开幕

发表时间:2017/12/06 00:00:00  来源:郑州市美术家协会网  作者:张志军  浏览次数:4516  
字体大小: 【小】 【中】 【大】


     2017年12月6日,一对艺术伉俪——胡志峰宋振英,在郑州文化馆亦为大家呈现着一场源发“山海经”的艺术“逍遥游记”。由郑州市市委宣传部、 郑州市文广新局郑州市文联郑州市美术家协会郑州文化馆主办,郑州市雕塑壁画院、郑州美协雕塑艺术委员会、郑州美协陶瓷艺术委员会承办的“造·鱼——宋振英、胡志峰作品展”在郑州文化馆隆重开幕。此次展览将持续至本月30日,期间将向社会免费开放。


郑州市问广新局副局长李德专主持开幕式


参展艺术家宋振英介绍展览筹备情况

策展人姜波致辞

   “新生态”是这批作品叙事的导向和主旨。新生态是国际新语汇,比如安全与环境,互联网与传统业,文化再造与非遗,泛指各领域各行业热议的新趋势和新常态,而“造•鱼”所表现的新生态本意是指通过生态到物态再到物态的转换,观念赋予新的物态,完成新物种的塑造,通过绘画叙事的强大功能表现当下。材料都打着当代的印记,叙述着陌生而又熟知的故事。

郑州二十四中校长陈俊致辞

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丽艳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


——      展厅现场      ——





       步入展厅,在这对艺术伉俪的“造·鱼”之境,逍遥畅游。感触着《山海经》的传统魅力;体味着宋振英、胡志峰化古融新的艺术佳作。享受之情,无不溢于言表。




     


      艺术家所创作的每一幅作品,每位观者与其对话也许有着各自不同的探讨话题,也许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。




     色彩斑斓的“鱼”让你应接不暇,或许很多“鱼”你也并不晓得名字,给很多观者的感受也许只是来自感官:这鱼是清新的美;这条鱼可能历经了很多磨难,整个身体虽是岩石的质地,全身却满是龟裂;……


    《山海经》是中国志怪古籍,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。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、包罗万汇,单记载的神怪畏兽便有400多个,颇具神话色彩。胡志峰、宋振英这对艺术界执着于自己艺术梦想的贤伉俪,单选其具有“图腾”意味的鱼为表现载体,通过油画、综合材料、雕塑等艺术手法,展现着他们色彩斑斓的艺术之梦。


    造.鱼系列作品所叙述的故事是国际性的 ,比如埃及的神仙鱼,太平洋流域的远东红点鲑,台湾南鳢,名贵但薄命的山女鱼,通过叙事再回归到材料本身,也许所赋予的的材料和鱼的的产地毫无关系,或者为了避免对号入座,而把观者的关注强化在材料身上。关注于材料和生态的国际语境,鱼代表着流动性和无国界,有些画面会有宗教感的表征,画面的近乎平静甚至具有某种仪式感,材料国际性的普世价值是最后的落脚点。


       展览同时,到场嘉宾就此次“造·鱼” 宋振英、胡志峰作品展还举行了别开生面的研讨会。大家畅所欲言共话宋振英、胡志峰的艺术之境。

 造•鱼系列作品念动于《山海经》。 《山海经》是中国的一部奇书,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、地理、物产、巫术、宗教、古史、医药、民俗、民族等方面的内容。中国很多著名的神话传说和文化支撑多来源于此。其中有很多描述各种怪鱼的图例好像都是根据口头描述随性而为,相较之下,造•鱼系列作品的造型却来源于现实,而随性之处在于材料,材料的真实和强势赋予和《山海经》的怪鱼构成方式并无二致。其当代构成的图示中条状色彩的运用,包括圆形的取图都具有中国画的营造方略。他们是在用中国的方式讲述世界的故事。造•鱼系列作品也许会成为新版《山海经》的一部分。

  对于传统,创新或许才是最有效的保护。胡志峰和宋振英关注材料,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尝试不同的主题,宋振英所画偏重具象和再现,将野心潜藏于平实,有异于冷军笔下的纪念碑式的冷峻与严肃。胡志峰所绘偏重表现,慢慢叙来,倒也甘醇。

  造•鱼系列作品具有宏大的视效,具有国际的视野。具有创世的视远。

嘉宾合影



文章评论
发表评论:(匿名发表无需登录,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。) 登录状态: 未登录,点击登录

地址:郑州市金水区黄河路25号经津大厦(黄河路与经八路东北角)417室  

邮箱:zhengzhoumeixie@163.com        美协办公室  张志军:18638673083   

网站备案:豫ICP备2022022357号-1